国产剧情一区中文字幕-不卡高清日本青青视频-国产爱豆剧传媒在线观看-av天堂最新资源在线

你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食品安全 >> 政策法規

生豬養殖的綠色“延伸”

發布時間: 2012-10-09來源: 天鵬集團
字體大小: 還原

近日,記者在米易縣新山傈僳族鄉采訪時了解到,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落戶該鄉的米易縣萬民生態農業生豬產業化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了“豬—沼—電—果(菜、糧)”農業生產模式,這種模式在當地老百姓中被稱為“生態循環農業萬民模式”,其特點是把養殖和種植有機結合起來,變廢為寶,使養殖和種植互為原料,最終實現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以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萬民模式”在掌握了“豬—沼—果(菜、糧)”生態農業模式的基礎上,把沼氣發電這一新元素“填補”到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模式中,這標志著我市標準化生豬養殖企業在沼氣綜合利用方面的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萬民模式”的綠色效益

  米易縣萬民生態農業生豬產業化示范基地占地640余畝,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目前存欄祖代種豬400頭、父母代種豬300頭,存欄商品豬達到6000頭左右,每天產生的沼液達到126.94立方米。

  為使生豬養殖產生的糞污得到循環利用,該基地采用干濕分離法、厭氧發酵處理等技術手段,將可能帶來環境污染的糞污進行循環利用,除了將干糞用作玉米、芒果等經濟作物種植的肥料外,還將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作生活燃料。

  伴隨著沼氣綜合利用的不斷發展,沼氣燃燒發電也走入了示范基地負責人的視野。在萬民生態農業生豬產業化示范基地旁,一座白頂藍身的一體化厭氧處理站格外顯眼,它身邊的一排平房內,已經裝配了沼氣發電機組,目前正在試運行階段。過去,萬民生態農業生豬產業化示范基地每月都要繳納9000元左右的電費。“等到沼氣發電正式運行,全基地的照明、取暖都可以用上沼電,這樣可以為公司節約一大筆生產成本。”米易縣萬民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先華告訴記者。

  此外,萬民公司還栽種了1.4萬余株晚熟芒果,其他果樹近2萬株,套種紫花苜蓿牧草400畝,不僅起到了水土保持、改善環境的作用,還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預計每年收益超過20萬元。而種植這些經濟作物所需的肥料全部來自示范基地產生的沼渣、沼液。

  大山深處的產業“延伸”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拿到免費的有機肥,節省了去農資店買肥料的錢和往返的路費。”仁和區布德鎮的歐先生對記者說。

  歐先生說的免費有機肥是攀枝花市宏福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座落在仁和區布德鎮中心村大山深處的宏福公司,是國家農業部授予的“無公害生豬養殖基地”。

  2010年,宏福公司與當地村委會簽訂了排放協議,將生豬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沼液,無償向當地農戶田地、果園進行輸送,實現了生豬養殖的綠色“延伸”。

  據了解,近年來,宏福公司在環保方面投入資金超過了114.8萬元,通過不斷完善清糞工藝、沼氣綜合利用等環保手段,達到了無公害生豬養殖標準。

  該公司養殖場通過采用干濕分離法,將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尿液和污水在豬舍內直接分離。干糞由人工收集,并送入干糞堆場進行堆肥發酵,發酵后的干糞作為有機肥還田。

  另外,養殖場內分別建有雨水排放溝和排水排放管道。雨水通過明溝排放,豬舍內豬的尿液和圈舍沖洗水通過污水管道排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作為養殖場生活、生產用燃料。

  目前,宏福公司養殖場常年存欄生豬3000余頭,年收入達到1046萬元。為提高對生物能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公司計劃將沼氣發電引入到標準化生豬養殖中,最終形成“豬—沼—電—果”生產模式。

 20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