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農業部、湖北省農業廳、省畜牧獸醫局先后5次對武漢市畜產品“飛檢”采樣,抽檢的品種主要包括豬肝、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禽蛋等,抽檢樣品數共計322批次,分別對瘦肉精、三聚氰胺、重金屬等17類違禁藥物殘留進行檢測化驗,監測結果顯示該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達100%。
據了解,目前武漢市254個畜禽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全部建有養殖檔案,畜禽出欄需經動物檢疫員實地查驗標識;屠宰企業經索證查標、檢疫合格后方屠宰加工;畜產品經檢疫合格并附有動物產品檢疫證明方可進入流通市場銷售。力從養殖源頭、運輸、屠宰加工、市場銷售等環節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確保畜產品安全。
畜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直接威脅市民食品安全,為此武漢市比照農業部監測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模式和標準,將畜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檢測納入常規性工作范疇,全市18臺流動檢測車在養殖、屠宰、市場等環節進行抽樣檢測。確保了畜禽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定點屠宰企業和大中型肉品批發市場的監督抽檢覆蓋面達100%。截至7月底,全市共開展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監測40057批次,維持了畜產品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
武漢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已建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市、區動物衛生監督部門充分發揮產地、運輸、屠宰、市場等環節動物檢疫監督網絡作用,依法實施市場準入、監控、封殺、退市、追溯制度,不斷探索、創新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全市畜產品質量安全長時期維持在國內較高水平。
2010-08-26